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Ver 2.0


第一次搞的自己像作家,在過去的文章上修改、訂正,彷彿要推出二版重新問世。過了三十歲看這齣劇,有了許多不一樣的感觸,幾處情感飽滿的橋段仍然可以打動我,但前次錯過的瞬間,這次似乎捕捉起了些。

劇中有對結婚許久但遲遲未有孩子的夫妻,過去兩人忙於事業,前後拿過了三次孩子,等到想生小孩之際,又無法順利懷孕。他們除了因此時常吵架,生小孩背後的涵意更是衝擊兩人內心,懷孕這件事的目的到底為何?養兒防老還是自我實現?「責任」這兩字絕對是自己的定義,沒有人可以用他的角度去告訴你該做什麼,所以理解自己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在自我界定的過程中,必定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故這個責任定義的背後也不是全然的由自我產出。但在承認責任後的行動,就絕對是端看個人行動而定,這段故事讓自我開始去理解角色意義,而後推動著自身前進就是這段給我新的感觸。

另外一段則是羅北安飾演的宋老師在其子幻想中的橋段,劈哩啪啦的用夢境影射其子作為,最後迫使他自曝曾說到父親怎麼不快死。這段過去我沒有認真想,但是最近對這種投射特別有感,過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把你往反方向拉去,迫使自身無法前進。這就不是在說我輩,而是受到過去牽絆的任何事,像是社會裡頭的既得利益者、白領階級、政府官員、家中長輩等等,那些曾經適用於「過去」的任何族群都是拖垮「現在」的最佳幫手。過去要承認自己是過去,而現在要勇於割捨過去,這樣過去才會變成現在,而我們才會有未來。

補充於2017/4/15

場場完售已經成為綠光劇團的正常現象,但是也因為如此,所以有機會能夠買到禮拜五晚上的加場演出,雖然內心覺得禮拜五晚上應該本來就是劇團留給市場反應的伸縮縫,不過能夠因此用可愛的價錢買到不錯的位置著實讓人高興。在這裡不免想起上次看禮拜六晚上演出的不好經驗,看舞台劇個人還是偏好第一場或最後一場,或許彩蛋就在其中也不一定。

飄來飄去是1983年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佔比最重的一句歌詞,就算整首歌你都不會唱,只要會說飄來飄去,整首歌你就成功百分之五十了。這首同名單曲我想是導演想送給我們這個年代的期許,這幾次看綠光的演出,吳念真導演總會在演出後的致詞提到『是時候讓我們這群五、六十歲的老人家退場,讓我們成為你們這一代的工具才對』。起初,我認為這只是因為吳念真的政治取向所發表的言論,但經過這段時間如反核的五六運動、太陽花期間的言論在在讓我感受到自我的渺小。過去因為自己智識的不足,加上思考上的自以為與自我侷限等,對於公眾議題都會有非黑即白的是非題,自己把自己的可能性在最初就加以設限,無法探索出贊成與否以外的價值觀,如管窺天的視野如今得以開展。對於過去自身狹隘的眼光,僅能把它視為一個成長的過程,希望從今以後能自我反省,納百川方能容人,也才能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立地之處。

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故事簡介請容我複製圓神書活網上的敘述:

薪水凍漲、物價房價卻飛漲的年代,正值青壯年的六七年級生,他們是即將接棒的中堅分子,現下社會的種種,讓這群人不僅面對著上一代的期盼壓力,同時更背負著養育下一代的責任重擔。

這次《人間條件六 - 未來的主人翁》故事發生在一位生重病的老師以及他的學生身上。老師的獨子為了照顧重病老爸而無法工作,在盡孝道與工作生活中作選擇。而老師獨子的女朋友,則因為父母長期的吵架,導致害怕結婚。老師的學生們,也有各自的問題,其中一對夫妻是人人稱羨的公家鐵飯碗,看似幸福卻一天到晚為了房貸以及孩子的教育吵個沒完。另一對則是婚後多年卻遲遲生不出小孩,總是得三不五時照表操課,弄得丈夫得「自我刺激」才能「繼續做人」。也有人人稱羨的企業富二代,但內心其實渴望追求自我人生理想。《人間條件六》的故事就是環繞在這群六七年級生身上,無數的心中糾結;他們究竟是社會中的爛草莓?還是能接下社會重任的未來主人翁呢?」


故事的角色不少,但定位明確,在觀賞的時候可以明確知道想要表達的問題是什麼?但在表演的呈現上讓人會有點慌張,慌張在於主體的轉換。這些角色遇到的問題太過真實、平常了,無論是30歲、40歲、60歲,甚至是學生或臨暮之人,種種問題都是我們早晚會遇到的問題,想到自己的未來可能是這個狀況,欣賞之餘不免想像自己遇到這種情形該如何去面對、化解。就像是星際效應在第五次元中,Cooper同時看在自己在不同的時間上所面臨的一切,訊息量很大自己卻來不及消化。再者,角色的設定極度平易近人,子女、夫妻、友人、父母都是我們一生中會經歷過的各種角色,在劇情的敘述下,上述提到的問題都是在對話中帶出,透過演員的互動去引人省思。而在演出尾聲時,藉由父母送給女兒公證用的洋裝、送給女婿的領帶;女兒塞給父親的零用錢、父親擔心女兒生活藏在水果盆的生活費,讓人看見救贖的曙光。問題的解決方法經過這些物品具體呈現出來,讓人思考現況亦帶有對未來的希望。

劇名未來的主人翁在演出當中會讓人不知所云,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們認知中的主人翁,不就是小孩子,他們在劇中的佔比不高,卻被拿來當做劇名?在我個人看來,責任兩字可以用來詮釋「未來的主人翁」這個充滿想像空間的詞彙。台灣社會開始轉變了,大家開始知道我們的民主制度並不成熟,大家開始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這個社會,我們對於生活的環境雖然有所擔憂,對比充滿機會的七零年代,現在是一個努力不見得可以成功,但不努力就絕對不會成功的現實社會。我們的上一輩隨著台灣的經濟爬上滑下,對於這個社會充滿著不信任與灰心,社會就在這樣畸形的發育下造就出二分法的現代台灣。

在如此艱困的生活裡,我們開始追求小確幸,然後在更多的自我矛盾與社會衝突中去尋找妥協,正因為這樣的不確定和徬徨,我們只求對自己負責,卻忘了我們曾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摩登社會中,人有許多角色需要去扮演,也有許多責任必須去承擔,「未來的主人翁」用精湛的演出讓我們看見生活的哀愁與美麗,用歡笑與淚水讓我們去預見活著與死去,卻用晦澀的語彙點出這一代、我們這一代對社會的幫助在哪裡?不可避免的,我們終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然而,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信念會是什麼?「未來的主人翁」說的不是別人,就是在說這些走入劇場,對明天有所期許的我們。該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對台灣的明日負責;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對爸媽的安養負責;對自己的當下負責、對孩子的可能性負責;對自己的過去負責,對養成自己的土地負責。「未來的主人翁」請告訴自己,是時候擔起這個責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