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Hand to Mouth/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這本書與其說是書,倒不如說是一篇很長的黑特(Hate)文,是作者Linda Tirado自述自己生活的大型日記。要從這裡得到什麼真知灼見有點沈重,但本書指出了幾個很重要的事實,像是窮人的價值觀、窮人的生活選擇、常人讚嘆的真實美國生活等等。作者利用口語化的文字(經過翻譯要說是譯者也行)讓讀者能夠很清楚的認知自己在整個社會階級的地位,進而發現自己那些行動是受限在收入下。在文中的薪資水平狀況下,要經由努力工作、社會補助、社會救濟、教育文化來改變自身現況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樣的言論缺乏大規模的研究佐證,但也因為如此,可以清楚看見社會結構是傾斜,而斜率會隨著等級有顯著的變化。
在看這本書之前,對於要怎麼把兩個國家的消費力做對照,光靠想像是不夠的,經濟學上有許多指數試圖量化各國間的收入,像是GDP、GNP、PPP等,對於經濟學被當的我,實在有些難度,我選擇用GNP來讓大家對台灣和美國之間的收入差異有基本認知。美國在2013年的人均GNP是5.375萬美元,台灣2014年的人均GNP則是2.339萬美元(資料來源是wiki跟新聞,有興趣的人自己再去政府網站查吧)。
雖然在可以使用的消費金額上有高達3萬美元的落差,但是必須考慮在消費物件上的差距。比方說一台堪用的二手車在美國可能數百美金,在台灣卻是不可能出現的價錢;反之在美國的食物和台灣又是另一種差距,對於閱讀這本書的人,對於作者選擇生活必需的先後順序,那樣的價值觀也應該考慮進去,這樣一來會更能夠理解,在那樣的生活條件下,為什麼她仍會落入那樣的困境。至此,老實說要依靠這樣的一本書來詮釋或者借鏡台灣社會,是有點狹隘,但是,如果只是討論其中的抽象議題,則放諸四海皆準。
媒體與政府逐漸成為富人的傳聲筒,社會公平傾斜的情況下,貧窮的人們道德標準並不會隨之降低,反倒是更能清楚看見為了活下去,什麼是必須,什麼則是可以捨去。去除理想性的觀看這件事,無法拔除社會階級烙印在不同生活水平的人們思想中,作者也是身在其中才得以寫出整個故事。在書本尾聲中,作者明白指出,如果富人願意施以小惠(我轉化了他的文字,不過聽起來這樣才是她的口氣),窮人會願意為富人而死。
總的而言,這是本描述現象的書,而作者試圖付諸在書上的價值意義,就給大家自行討論吧。
因為我曾經誤入歧途,短暫到了所謂社工領域工作,在裡面,其實我遇到許許多多的社工人,而我自己本身又剛好是社會貧窮線以上一點點的人口之一,所以我昨天不小心買了這本黑特書,很慶幸,你沒有實際從事直接服務的社工工作,否則以我看到你上述的觀點,我怎覺得你又開始陷入社會學(上位)思想~
回覆刪除不知道哪一段敘述會讓人覺得妳所謂上位思想來看這本書呢?又何以推斷慶幸我並非社會工作者呢?本書作者的言論並沒有打算翻轉社會階級(因活下去就已經是一件難事),如果我藉此批判其左右思想,才是落入社會學的迴圈吧。
刪除